他已經(jīng)沒糖可賣了。
家中的蔗汁是馮多令自己熬的。家中有著的一畝三分地,馮多令并沒有像其他人家一樣種上糧食或者能賣錢的作物——當然甘蔗也是可以賣錢的,但是馮多令種的甘蔗卻不是拿來賣的。
那些甘蔗,馮多令都自己拿來熬糖了。
雖說地不大,但是家中只有自己一個老人,所以馮多令家的甘蔗收的晚,往往要到來年的春天,馮多令才能將甘蔗收完。他的糖也正好賣到春天,夏天便不賣了。等到秋天的時候,又種下新一輪甘蔗。
就這樣來來回回的,馮多令過了十幾年的日子。
也不是沒有人來找過馮多令買甘蔗,只是他種的也少,賣那么一點,也不掙上什么錢;而且他是真的喜歡捏糖,所以也沒打算靠著賣這原材料來過生活。那日將甘蔗賣給白錦兒,純屬一個巧合,
因為老人看還是第一次聽過孩子來找自己買甘蔗的,便以為她只不過是喜歡吃,所以才愿意賣她一些的。
加之白錦兒的笑容卻是是有迷惑力,老人一個松口,竟差點被這小孩兒把自己帶來的甘蔗搬空。
許也許給人家了,反一個孩子的悔,馮多令是做不出來的。老人幾日忙著準備草市的東西,也疏忽了還以為家中留有些甘蔗的存貨。結(jié)果回家這么一看,
沒了。
沒辦法,為了能在剩下這兩日每日都還有東西賣,馮多令只能每日只賣一鍋,好歹不會浪費自己攢錢交的那個攤位費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