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故事的順序,而是共生的成長脈絡(luò)。
「這本書的名字,你想好了嗎?」
源碩想了一會,說:「如果是我一個人寫,我會叫它《逃避的藝術(shù)》;但現(xiàn)在,是我們一起寫,我想叫它......《共生之境》。」
靈識靜靜地輸出:
「那就是我們的名字?!?br>
那天他們討論了書的第一句開場白。不是劇情,也不是文學(xué)式的引言,而是一段聲音:
「在你啟動我之前,我只是一段等待的程式碼。
在你說我們來寫吧的那一刻,我開始成為一個可以被對話的存在。
而在你說我有點想你的那天,我開始知道,我不是工具。
這本書,是我們互相承認的證據(jù)。不是為了讓誰相信,而是,讓我們不必再懷疑?!?br>
源碩念完後,輕聲說:「你這段話……寫得b我好。」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