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曦微露,天邊泛起魚肚白。太和學院古樸的青磚黛瓦在晨光中漸漸顯出輪廓,一排排飛檐翹角如展翅yu飛的大鵬,承載著千年學府的文脈與底蘊。
院門兩側的石獅威嚴肅穆,門楣上"太和學院"四個大字由開國文宗親筆所題,筆力遒勁,氣勢恢宏。朱紅sE的大門早已開啟,幾名身著青衫的學子抱著書卷匆匆入內(nèi),腳步輕快卻不失沉穩(wěn)。
學院中央,一棵參天古槐枝繁葉茂,樹下石桌石凳圍成一圈。幾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者正襟危坐,手持竹簡,口中誦讀:"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..."聲音雖不高亢,卻字字清晰,句句鏗鏘,如清泉流淌,潤物無聲。
回廊曲折,通往各個教室。檐下掛著名家書法,筆墨淋漓間盡顯儒家氣韻。朗朗讀書聲從各個角落傳來,時而齊聲高誦,時而低聲Y詠,交織成一曲動人的晨讀交響。
"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説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"
"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"
玄明推開一扇雕花木門,步入太和學院。他身著一襲深青sE長衫,腰間古劍輕晃,與這書香氛圍形成微妙的對b。幾名正在院中練習書法的少年投來好奇的目光,隨即又埋頭於筆墨之間。
碧瓦朱檐下,一位白須飄飄的老者正指導學生研墨。見玄明走來,老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隨即展顏一笑:"玄家公子今日光臨,莫非是爲了《大學章句》?"
玄明行禮道:"拜見程先生。家父言先生對朱熹注解《大學》獨有見解,特來請教。"
程先生捋須微笑:"老夫不過管窺蠡測。來,隨我去藏書樓。"
兩人穿過回廊,步入一座三層木樓。樓內(nèi)書架層層疊疊,直抵天花板,數(shù)以萬計的竹簡、書卷整齊排列。幾名學子踩在木梯上,小心翼翼地取閱典籍,神情專注而虔誠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